5月26日,石嘴山市大武口區星海鎮隆惠村的溫棚里,一顆顆紅彤彤的草莓綴在藤蔓間。石嘴山市大武口區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高級農藝師趙金霞,在現場指導草莓優質高產栽培技術示范時說:“通過手把手給村民傳授種植技術,及時解決他們遇到的難題,定期舉辦培訓班,讓草莓產業發展更加高端、高產、高效。”今年以來,大武口區共產出草莓15萬余斤,銷售額達300萬元,帶動120余人次就業。
鄉村要振興,產業是基礎,人才是關鍵。近年來,石嘴山市通過實施“強頭雁”“引歸雁”“育雛雁”工程培育鄉村振興的中堅力量,挖掘出一批能力強、干實事的帶頭人和領路人。成立趙金霞、鄂海霞農林科技人才團隊工作室,構建“科研院所+科技特派員+農技專家+田秀才”四位一體的農業科技人才服務體系。同時,將服務鄉村振興的各類人才納入石嘴山市高層次人才服務保障范圍,評審初中高級農民職稱64人,掛牌成立陶瑞珍葫蘆燙畫、倪萍手工藝品制銷等15家鄉村振興人才工作室,建設鄉村人才工作驛站4個。
石嘴山市先農養殖有限公司總經理呂鳳龍從一名返鄉退役軍人成為現代農業“帶頭人”,2013年進入寶馬村村“兩委”班子,流轉土地13500畝,支付1420戶農民土地承包費410萬元,戶均增收2880元;構建利益聯結共同體,解決160多名農民就業,人均年收入增加4.5萬元。該市通過扶持寧夏嘉禾花語生態農業有限公司、寧夏灝瀚生物科技產業有限公司等一批知名特色農業企業,并將優秀返鄉黨員人才納入村級后備力量,吸收了呂鳳龍、張健等60余名優秀返鄉黨員人才進村“兩委”班子,引導返鄉人才“回流引流”。
同時,該市通過實施鄉村振興人才培育行動,開展針對新型農業經營服務主體能力提升、壯大村集體經濟專業人才、農村創業創新者等各類培訓1700余人次。“我們將不斷探索發展思路,引導激勵人才在鄉村振興的大舞臺上大施所能、大展才華,在鄉村振興的大舞臺上建功立業。”石嘴山市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說。(記者 李良)